关于“青岛港融资骗贷案”背后的法律关系分析——常俸源
【】

    一、事件起因

    正德资源的这起资源骗贷案,源自仓单重复质押。

    仓单质押:指企业将产品或原材料交给仓储公司管理,仓储公司开出仓单证明交给企业,企业以此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短期贷款。在仓单融资的过程中,仓储公司扮演了中间人和担保人的角色。

    从企业而言,尤其是钢贸、贵金属等贸易公司具有非常大的资金需求。传统的这类企业从银行贷款主要靠的就是“手上有货”,用这笔货物去银行质押后,贷出低于抵质押物价值的贷款。

而企业或许是资金链压力,或是纯碎的骗贷,都有足够的动机高估抵质押物价值,甚至虚构质押物,虚构贸易合同,从而伪造自身财务状况。此次青岛港融资骗贷案尚处调查之中,但从媒体初步披露的信息来看,骗贷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同一批抵押物重复开具仓单导致。这种重复质押的老式骗局,和之前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案例很相似。2013年,长三角地区曾爆发钢贸行业的信贷违约风险。当时,银行发现作为抵押品的钢材价格大幅度缩水,而钢贸商与仓库合谋制造虚假仓单,重复质押,进一步放大风险。于是,深藏在钢贸融资链条上的一个个定时炸弹,渐次引爆。

    重复质押中的关系比较简单,有三个当时人:企业,仓储企业,银行。

    一般而言,企业把同一批货物拿到不同银行重复抵押申请贷款,最初出发点并非骗钱,而是缓解资金压力,经济形势好时,类似德正集团投资房地产、矿产、金属贸易等,他们来回“倒”能赚回钱来,然后拆东墙补西墙,最终都能还上银行贷款。但是经济大形式不好,或者投资失败,将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重复质押问题也就跟着浮出水面。

    二、公司

    从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的角度来看,有限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由股东大会决定;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能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是具体做事的机构。因此,股东会上所作的投资决定,董事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极有可能进行规避,或者使投资方向按照自己的愿意进行偏转。高风险,高收益,在巨大利益面前,股东会和监事会或者监事或许会默许巨大风险的存在。德正把同一批货物拿到不同银行重复抵押申请贷款,这不仅是贸易融资问题,而是企业骗取银行贷款行为。这样的行为是触及刑法的犯罪行为,德正的监事会是有义务进行制止的,是因为他没有发觉?或是知情不报?总之它并没有尽到监督的义务。其实公司就是一个人,监事会是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它可以防止外来病毒细菌侵入,甚至内部病变来危害个人的健康,但是当一个人要去做坏事时,人体的免疫系统根本无法阻止个人的行为。

 

    三、银行

    目前来看,此案中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银行,“德正案”涉及17-18家国内外银行,涉及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一个令人不解的疑问,重复质押骗贷10年前就有发生过,而银行2013年刚经受过惨痛的钢贸融资教训,金融机构早就应该对大宗商品融资保持足够警戒,却在青岛港的有色金属融资风波中再次折戟,这到底是不能防范风险、还是不愿防范风险。

有人认为,一货多押难禁止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利用银行之间背对背的信息不对称,各个银行之间信息互相封闭,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欺诈融资者正好乘虚而入。另一方面,如果仓库参与造假提供虚假仓单,银行也很难发现。毕竟一个仓库内的货品,谁说得清一堆铜是这家银行的,还是那家银行的?在造假风险上升的情况下,银行采取的办法是提高保证金比例,“原来根据企业的情况,一般保证金约在10%~30%,骗贷案爆发后,各家银行都提高了保证金比例,最低的30%,高的能达到50%。”但是这个办法无法筛选出优质企业与造假企业。最好的办法是各银行信息共享,或者某批货物一旦质押就在共享网站上公布,与青岛港到港货物对比,质押真假立现。最终过渡到每批货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追踪,这并不是太难的技术操作,为什么迟迟难以实行?而有人参与仓单造假的仓储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将有效约束金属虚假融资。由于多年来有色金属价格上行,银行的亏损总能得到足额弥补,因此养成赌徒心态,对质押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价格上升就万事大吉。银行的信息无法共享,银行与港口数据无不联通,风险管理形同虚设,在造假惯犯面前真是不堪一击。

    但是我认为,企业可能骗贷,骗贷资金可能进入高风险高收益领域。就这一点而言,银行可能有两种情况:知情和不知情,通常情况下,银行如果不是摸得门清,至少也是心知肚明。就银行而言,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无法忽视内部人舞弊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港口附近的银行支行,或者说是为港口而设立的银行网点,如果不积极涉足贸易融资,恐怕立刻被其他银行捷足先登,长久以往难以立足。从信贷员和支行行长,普遍面临经济和业绩压力,尤其是基层员工具有强烈的业绩动机,只有完成任务才能拿到相应的报酬,于是内部的规章制度常常被忽略。类似钢贸贵金属贸易融资等,贷款量大,做一单相当于其他中小企业十多单。同时,由于有抵押物的仓单,在贷款流程上业容易通过审批,效率高。在高收益和严格查证抵押物的辛苦对比下,很多银行实际上愿意做这种风险和收益的交换。

    另外,银行之所以不断的给德正贷款,和德正集团的老总陈基鸿也不无关系。他曾参与西部矿业、吉林铝业金融运作,据传陈基鸿能染指西部矿业,和已经下马的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毛小兵不无关系,西部矿业最终使陈基鸿获利20亿。而他能以3000万的价格买下吉林铝业6亿元固定资产,转手出售卖现至少3亿,不知又跟哪位高官有关。由此不难看出,陈基鸿背后复杂庞大的关系网,而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陈基鸿也许被各路金融机构视作必须争取的香饽饽,风险控制被置之脑后,人们关心的是只要大树不倒,也就能分一杯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在信贷领域,一切风险最后都可归于人的操作风险。这句话用在青岛港骗贷或其他类似案例上,或许再适合不过。

 

    四、仓储企业

而仓储企业在这次“骗贷门”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蹊跷:与钢贸仓单质押融资不同的是,铜、铝贸易融资的主要参与者为外资银行和外资仓储,这让很多人一直认为相对安全。在青岛港,保税区的铜仓储公司通常都是外资公司,其出具的仓库收据,放贷指令也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外资银行基本上只认可外资仓储公司的仓单。在德正出事前,没有人会想到保税区的外资仓库也会出现仓单重复质押的问题。据报道称,德正资源旗下公司——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与四家不同的仓储公司分别出具仓单,到不同银行重复质押,时间的银行贷款敞开超过10亿元。其中仓单与实际仓库有缺口,设计10万吨氧化铝和两三千吨铜。这四家仓库分别是GKE、CWT、理资堂和永鸿,这四家仓库都是老牌仓储公司,“业内都相信他们的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这都是外资银行普遍认可的仓库”。

    “一般来说,银行是相信仓库的,拿着这些仓库的仓单,只需要一个电话确认,并不需要到仓库参验货品。”问题就出在这一环节:货物抵押的核心是第三方认证和担保,也就是说仓储公司要对货物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但当货主与仓储公司联合进行重复质押或者空单质押时,想要骗出银行的贷款就易如反掌了。这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第三方信用和官方信用的差距:相比货物的重复质押,房地产的重复抵押几乎不可能,因为房屋抵押凭据是由房管局开具,二者的信用质量一目了然。

 

    五、青岛港

在整个事件中,青岛港有没有责任呢?此前,青岛港发出公告,“陷入上述欺诈案件的货主及代理均为公司的独立第三方,公司并非货主与代理间协议的订约方。除装卸及仓储服务外,青岛港并未向代理提供其他服务,且对涉及调查的金属产品不拥有任何权益。”

青岛港的一位负责人说:“青岛港就是负责监管,有正规手续,我们就按照正规手续办了。我们不可能去验证,主要是仓储保管的作用。青岛港现在一般都是要求直接找终端客户做业务,规避很多风险。如果跟贸易商来做,就可能出现买空卖空,我们也无法进入到他们的贸易环节。”

但作为金属货物仓库集中地的青岛港8号码头,恐怕难逃脱干系。码头的运营者,正是青岛港大港分公司。青岛港就此事已经报案,原因是怀疑冒出来的好几份仓单是别人仿制他们出具的。青岛港也是想通过报案举动,摆脱外界质疑青岛港帮助借款人制作假仓单的嫌疑。但是青岛港内部人员有没有参与到这场“骗贷门”目前还不得而知。

 

    六、总结

青岛港骗贷风波,事发青岛港在香港挂牌上市前夕,而青岛港上市首日就惨遭破发。青岛港骗贷风波的影响不仅如此,国内同行业的抵押融资信誉因此事影响已大幅受损,融资规模减少,很多外资银行都停止了此类业务。更重要的是,如果银行信贷政策持续收紧,那么到年底会有更多贸易商的资金链会出问题。

    通过对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对企业如何规范业务操作,加强企业管理,规避经营风险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单位名称:北京市汉衡律师事务所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 建外SOHO 8号楼31层 邮政编码:100022 联系电话:总机010-58691166 (86-10)58691166